天津日报记者 马波 昨天,京津两市签署合作协议,就加强优势互补、深化互利合作达成广泛共识——开启了天津服务北京、借重首都资源、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。
北京是我国首都,是全国的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、国际交流中心;天津是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,被中央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、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。定位不同、优势各异,加上120公里的短距离,让这两座人口均超千万的城市地缘相近、人缘相亲、商缘相吸。京津一家亲,当这种亲和力经良好合作机制的催化,将释放强大的“聚变”能量,推动两市共赢共荣,为促进京津冀、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作出贡献。
刚刚闭幕的全国“两会”上,市委书记孙春兰在媒体开放日答记者问时,列举了天津的四大优势,其中作为首都门户、京畿重地的区位优势排在首位。日前召开的借重首都资源促进天津发展推动会上,就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提出要求、进行部署。昨天两市在合作协议中,明确了从区域发展战略规划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、产业转移和对接合作等十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——短短10多天内,一系列务实的举措,一个个喜人的成果,突显了市委、市政府彰显天津优势、借重首都资源、实现互利共赢的信心和决心。
新的形势下,借重用好首都资源,对天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加快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,需要更多更好的资源要素;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,离不开新的经济增长点;促进京津一体化发展,有赖于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的新机制、新途径……这些问题的答案,第一指向就是我们难得的天然优势、最近最重要的宝库矿藏——首都资源。同样,天津的资源也是首都的资源,天津港口、政策、产业等方面的优势,在服务首都发展中要责无旁贷发挥作用实现共享。加强优势互补,开创双赢乃至多赢局面,是京津合作的契合点和落脚点。
近年来,天津在利用首都资源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。比如建立部市、院市合作机制,通过百余个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和落实,推动各方面合作取得丰硕成果;再比如,以央企恳谈交流会的机制吸引央企资源,截至去年央企在津投资项目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近4000亿元,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2个百分点……这些成绩,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首都资源内涵丰富、覆盖范围广、涉及领域多。我们下一步要做的,就是在“服务”上下功夫,在“用好”上做文章,在“共赢”上求实效。创新工作方法,研究市场需求,完善对接机制,找准切入点、结合点、用力点,在更好地服务北京的过程中,借重用好首都资源,促进天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深化京津合作,逢天时、享地利、聚人和。相信以协议签署为契机,两市必将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,书写一部共同繁荣的“双城记”。